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对奔波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用非常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矛盾。
开头四句像在算账:去年好不容易请求调回西部老家,以为能安稳养老;没想到今年又要往东走,奉命去京城当官。"丐"字用得特别生动,像是乞求来的休息机会,结果还是落空。
中间两句用对比手法:在地方上当官还能偷闲躺平("卧治"),现在被皇帝召见看似光荣,但"岂不荣"三个字透露出无奈——表面风光,心里并不情愿。
最后两句是全文亮点:直接说回家喝酒、听溪水声比什么都强。这里的"醉吟"不是真的喝醉,而是表达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溪声"代表纯净自然的乡居生活,和官场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全诗像一篇日记,记录着现代人也能共鸣的职场困扰:升职调动看似好事,但牺牲了生活品质。作者不卖弄文采,就用"去年/今年""东/西"这些简单对比,把身不由己的疲惫感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写得特别真实。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