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朋友周彦质一起去拜访苏东坡故居时写的,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前两句用"豹隐南山"和"鹤在阴"两个典故,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画面。豹子藏在南山,白鹤栖息在幽暗处,远望浮罗山只见白云深深,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这里暗喻苏东坡当年在此隐居的清高品格。
中间四句转入对人生的思考。"巧工"句说能工巧匠都放下手艺,暗指有才华的人被迫放弃理想;"烈士"句感叹胸怀壮志的人不被理解。接着作者自嘲:我还在红尘中奔波劳碌,真羡慕你能静心追求精神境界("叩寂求音"指探寻内心声音)。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向往:东坡故居像神仙住的地方,承蒙你不嫌弃我这个衰老之人,还愿意多次约我同游。这里的"衰翁"既是自谦,也暗含岁月流逝的感慨。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隐士vs俗人、仙境vs尘世),在写景中融入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理想难实现,却依然心向往之"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东坡的敬仰,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无奈,还有朋友相携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