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

枋榆亦自适,巾栉每相忘。
多暇书长把,无营病不妨。
疏峰馀日气,乔木半烟光。
向夕能明眼,呼儿徙竹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诗人日常生活的状态:住在简陋的枋榆(普通树木)搭建的房子里也很自在,连梳洗打扮都常常忘记。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长时间看书,没有太多世俗追求,连生病都觉得没什么大碍。这里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后四句转向描写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夕阳的余晖洒在稀疏的山峰上,高大的树木笼罩在暮霭中。到了傍晚时分,诗人觉得眼睛反而更明亮了(可能是说心情舒畅),于是叫孩子帮忙把竹床搬到更合适的位置。

整首诗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得很有韵味。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闲适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安宁的生活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