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封地称王的楚孝王二十年来的德行。
前两句"一自王之国,于今二十年"像唠家常一样,告诉我们这位王爷去封地已经二十年了。这里用"一自...于今"的句式,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暗示这二十年是持续观察的过程。
后两句"了无织芥过,都是孝慈然"用了两个生动的对比:"织芥"原指细小的草芥,这里比喻微小的过错;"孝慈"则是孝顺父母、爱护百姓的美德。意思是说这位王爷二十年来连最微小的过失都没有,展现的全是仁孝慈爱的美德。
全诗最妙的是用数字"二十年"与"了无"形成强烈对比——这么长的时间里居然保持完美品行,就像用放大镜都找不出缺点。这种夸张手法既突出了楚孝王的德行高尚,又让赞美显得真实可信。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用时间证明品质,让读者感受到这份赞美的分量。
林同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