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镇州隆兴寺阁

大行鳞甲摇晴空,层楼一夕蟠白虹。
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
初疑平地立梯磴,清风西北天门通。
又疑三山浮海至,载我欲去扶桑东。
雯华宝树忽当眼,拍肩爱此金仙翁。
金仙一梦一千载,腾掷变化天无功。
万象绕口恣喷吐,坐令四海皆盲聋。
千池万沼尽明月,长天一碧无遗踪。
我生玄感非象识,此眼此臂将安庸。
海岳神光埋禹鼎,人间诡态何由穷。
金天月窟尔乡国,玉毫万丈须弥峰。
一杯径欲呼与语,为我返驾随西风。
堂堂全赵思一豁,江山落落吾心胸。
中原左界此重镇,形势彷佛馀兵冲。
歌舞遗台土花碧,旗帜西山霜叶红。
乾坤割裂万万古,乌鸢蝼蚁为谁雄?
滹水悠悠自东注,落日渺渺明孤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镇州隆兴寺阁时的壮阔景象和内心感慨,充满奇幻想象和深沉思考。

开篇用"大行鳞甲摇晴空"形容山势如巨龙鳞甲在阳光下闪耀,接着以"白虹"比喻高耸的楼阁,展现出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诗人登上高楼后,感觉天光物色都变了模样,仿佛置身青云之上。

中间部分诗人展开丰富想象:先是觉得像踩着天梯直通天门,又幻想是蓬莱仙山载他飞往东方。看到宝树和金仙翁时,思绪穿越千年,感叹自然造化神奇。用"万象绕口恣喷吐"形容自然万物的磅礴气势,而"千池万沼尽明月"则描绘出月光普照大地的静谧美景。

后段转入深沉思考。诗人自问平凡肉身如何理解这宏大景象,感叹大禹神鼎埋没、人间诡变难测。望着故乡方向,想与天地对话,却只能随西风而去。最后以历史视角,看这片曾兵家必争之地如今长满青苔,战旗化作红叶,在永恒天地面前,昔日英雄与蝼蚁无异。结尾"滹水东注""孤鸿明灭"的意象,烘托出苍茫时空中的孤独感。

全诗将奇幻想象与历史沉思完美结合,在壮丽景色中寄寓对永恒与短暂、伟大与渺小的哲学思考,展现出豪放中见深沉的艺术风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