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夷仙掌岩

汉武升遐几度春,金茎事迹总无闻。
悬崖更不承朝露,空印纤纤十指纹(明夏玉麟嘉靖《建宁府志》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武夷山仙掌岩的景象,虽然用了古人的语言表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的语言来理解它的内涵。

第一句“汉武升遐几度春”,这里“汉武”指的是汉武帝,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所谓的“升遐”就是去世的意思,这句诗的大意是说汉武帝去世已经很多年了,时间已经过了很多个春天。这里用了春天的反复出现,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金茎事迹总无闻”,这里的“金茎”指的是汉武帝曾经建立过的铜柱,寓意高大和稳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汉武帝建立的铜柱,相关的成就和事迹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上的辉煌成就逐渐被人们淡忘。

第三句“悬崖更不承朝露”,这里描述的是仙掌岩的地理位置,是悬崖上的位置,因此清晨的露水也无法到达这里,体现出这里的险峻和高。

最后一句“空印纤纤十指纹”,意思是说,在这悬崖上,仅仅留下了纤细的手指痕迹,这里可能是形容曾经有人住过或者爬过这里,只留下了轻微的痕迹。整句诗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对仙掌岩的描写,反映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历史遗迹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和渺小。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逐渐消失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