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

宽鞋著瘦脚,短袖入长臂。
竿木既随身,逢场还作戏。
前三三后三三,一时堆在担头担。
到得家中重点检,目前包裹露毵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活中的小场景,讲了一个充满禅意的道理。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生活化的比喻 前四句像在说一个滑稽的街头艺人:穿着大鞋的瘦脚、短袖套着长手臂,随身带着表演用的竿木,遇到热闹场合就即兴表演。这其实在比喻人生如戏——我们常常像演员一样,用不合身的外在形象(比如社会角色)勉强应付生活。

2. 数字的禅机 "前三三后三三"像在数数,又像在说前前后后重复的琐事。这些杂事就像堆在扁担两头的货物,压得人喘不过气。这里暗示现代人忙碌却重复的生活状态。

3. 返璞归真的顿悟 最后两句最妙:等回到家仔细清点,发现辛苦扛回的"行李"其实早就散乱破烂。这就像我们追逐的名利、烦恼,认真审视时才发现它们根本没那么重要。那个"露毵毵"(散乱的样子)的包裹,正是我们放不下的执念。

全诗用卖艺人的形象告诉我们:人生如戏,别太较真。那些我们拼命扛着的负担,可能只是自己虚构的包袱。就像下班回家脱掉不合身的戏服,才发现轻松自在才是生活的本质。

释道昌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