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雷雨交加的奇异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忧思。
前四句写实景:年末十五的深夜("月望"指农历十五),本该寒冷的冬夜却乌云密布、雷雨交加。雷声惊醒了冬眠的虫子,吓得鸡群四处躲藏。诗人困惑地质问:本该掌管冬天的神明(青帝管春,玄冥管冬)到底谁在当家?暗示自然规律的反常。
后四句转为抒情:能沟通天人的巫咸(神巫)和记录天象的瞽史(盲人史官)都不在了,现在没人能解释这种异常天象预示的吉凶。诗人独自在残烛下披衣而坐,被这种反常现象搅得彻夜难眠,愁绪绵长。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蛰虫惊诧""鸡走藏"等生动细节,让反常天象变得可感
2. 通过"青帝玄冥"的质问,把自然现象上升到哲理思考
3. 结尾的"残烛""不眠"形成强烈画面感,让读者直观感受诗人的忧虑
本质上是在借异常天象,表达对世事无常、无人能解时代谜题的深沉忧虑。这种将自然现象与人生感悟结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