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篇赠罗野庭
玉镜明湖春水绿,君乘星轺向滇蜀。
接幰清风豁瘴烟,摇笔高吟振空谷。
碧鸡金马我尝游,写韵遥岑海上楼。
披云不得随双屐,此日相逢谈九丘。
珠玉照人惭我老,薢茩开樽郎倾倒。
岣嵝遥瞻翠霭颠,峨嵋近指青霞杪。
紫河车金光草便,欲相携访蓬岛百。
年良会苦蹉跎江,上题襟别思多石。
扇洞门,恒不锁,期君乘兴一来过。
接幰清风豁瘴烟,摇笔高吟振空谷。
碧鸡金马我尝游,写韵遥岑海上楼。
披云不得随双屐,此日相逢谈九丘。
珠玉照人惭我老,薢茩开樽郎倾倒。
岣嵝遥瞻翠霭颠,峨嵋近指青霞杪。
紫河车金光草便,欲相携访蓬岛百。
年良会苦蹉跎江,上题襟别思多石。
扇洞门,恒不锁,期君乘兴一来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罗野庭的赠别之作,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行的祝福。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1. 送别场景(开头四句)
用"玉镜明湖"描绘春水清澈的美景,为送别营造明亮开阔的氛围。朋友要乘官车(星轺)去云南四川(滇蜀),作者想象他一路清风驱散南方瘴气,挥笔写诗的声音在山谷回荡。这里用"振空谷"既写实又夸张,赞美朋友的才华。
2. 回忆与重逢(中间六句)
通过"碧鸡金马"(云南地名)引出自己曾经的游历经历,提到在遥岑楼写诗的日子。虽然不能陪朋友同游(披云随双屐),但重逢时畅谈天下奇书(九丘)。"珠玉照人"是夸朋友风采照人,让作者自叹年老,而"薢茩开樽"则生动描写两人开怀畅饮的场面。
3. 未来期许(最后六句)
遥望岣嵝山、峨眉山的景色,引出对求仙访道(紫河车、金光草都是仙药)的向往。感慨人生聚少离多(百年良会苦蹉跎),但最后用"石扇洞门恒不锁"的意象,表示永远为朋友敞开大门,期待他随时来访。这个结尾把离别伤感转化为温暖的约定。
全诗亮点:
- 用"玉镜""清风""翠霭"等清新意象冲淡离愁
- "摇笔高吟振空谷"等句展现豪迈气概
- 将地理名胜(碧鸡金马、岣嵝、峨眉)自然融入诗中
- 结尾"石扇不锁"的比喻新颖动人,比直说"欢迎再来"更有诗意
诗人通过山水之美、仙道之趣来升华普通送别,既表达不舍,又传递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友谊长存的信念。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