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永峰不果踰十里宿桐林彭家

数程过百里,天色已黄昏。客问溪头馆,农归树里村。

鸡豚各篱落,烟火几柴门。乘夜求安枕,桐林上绿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一夜住宿情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景图,带我们走进诗人的旅途中的一刻。

首句“数程过百里,天色已黄昏”即点明了诗人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程,天色也已经逐渐暗了下来。这是全诗的时间背景设定,让人感受到旅途的漫长和夜幕的降临。

接着“客问溪头馆,农归树里村”这两句描述了诗人询问住宿的情况,同时提到了农人归家的情景。透过诗人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晚归的农村画面:农人们在林间的村舍间归来。这里用到了“溪头馆”、“树里村”这样的地名或地理特征,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和画面感。

“鸡豚各篱落,烟火几柴门”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和朴实。篱笆里养着鸡和猪,炊烟从质朴的木门上升起,这些细节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暖和生活的简单。这几句诗通过具体的景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舒适的乡村生活画面。

最后“乘夜求安枕,桐林上绿原”描绘了诗人趁着夜色寻找住处,夜色中的桐树林和绿色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渴望休息的心情,也暗示出夜色中的大自然之美和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对旅途中的乡村风光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真实的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交织着旅途的劳顿、自然的宁静以及归宿的渴望,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