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功名的思考。
前两句用"羊叔子"和"杜征南"两个典故形成对比。羊叔子(羊祜)是西晋名将,虽手握兵权却以德服人;杜征南(杜预)虽有战功却因谗言而死。作者说"岂有鸩人"(哪会害人),是在为羊祜的仁德辩护,而"却怜"二字则流露出对杜预遭遇的同情。
后两句笔锋一转,描写眼前景象:残破的山河间,古老的庙宇和石碑依然矗立。最后"长啸一声天蔚蓝"的描写尤为精彩,既表现了豁达的胸襟,又暗含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无论个人荣辱得失,天地依然广阔明朗。
全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传递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功名利禄终将湮灭,唯有天地永恒,做人应当像羊祜那样以德服人,保持内心的澄澈。最后那声长啸和蔚蓝天空的意象,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