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见寄三首 其三

除却吟诗总是尘,道人应笑可怜人。
固知参请能成佛,未到升腾且咽津。
村落风烟常似腊,禅房灯火已如春。
会须随例餐䭔⑴子,聊借明窗暂作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修行参禅的日常生活,语言平实却充满禅意。

首联“除却吟诗总是尘,道人应笑可怜人”是说:除了写诗,其他事都显得俗气,修行的道人大概会笑话我这样沉迷诗文的人吧。这里既有自嘲,也透露出对诗歌的热爱。

颔联“固知参请能成佛,未到升腾且咽津”表达修行的心态:虽然知道参禅念佛能悟道,但自己还没达到超脱的境界,只能先静心等待(“咽津”可以理解为默默忍耐、沉淀)。

颈联“村落风烟常似腊,禅房灯火已如春”是诗中的画面亮点:村落的寒风炊烟像冬天一样萧瑟,但禅房的灯火却让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通过对比,突出了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会须随例餐䭔子,聊借明窗暂作邻”回归日常生活:该吃饭时就吃饭(“䭔子”可能指简单的斋食),借着明亮的窗户,暂且把外界当作邻居般共处。这句显得随性淡然,体现禅宗“平常心是道”的哲理。

精髓:这首诗没有刻意说理,而是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修行者的日常——在清苦中保持诗意,在平凡中体会禅趣。诗人既自嘲“可怜”,又安于这种生活,透出一种淡泊通透的人生态度。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