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无感
忆昔怅有违,平湖拍天涨。
公乘美满风,乘兴破巨浪。
我归茅屋底,念切情惝恍。
中间忽抱瘵,此病最无妄。
伏枕辞鸣蝉,秋风吹倚杖。
缅怀醉夷门,啸咏真惬当。
颇复持漫刺,曳裾谒丞相。
曩者金石交,为子倾家酿。
肤清神更清,年壮思亦壮。
兰台要给札,抒写不流宕。
谠言动主意,湛思慰人望。
归帆拂五老,停舻当叠嶂。
不忘茗果期,烟扉聊一访。
公乘美满风,乘兴破巨浪。
我归茅屋底,念切情惝恍。
中间忽抱瘵,此病最无妄。
伏枕辞鸣蝉,秋风吹倚杖。
缅怀醉夷门,啸咏真惬当。
颇复持漫刺,曳裾谒丞相。
曩者金石交,为子倾家酿。
肤清神更清,年壮思亦壮。
兰台要给札,抒写不流宕。
谠言动主意,湛思慰人望。
归帆拂五老,停舻当叠嶂。
不忘茗果期,烟扉聊一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陈无感的一封"书信",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两人的友情故事。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句)是回忆两人分别时的场景:当时平湖水位高涨,陈无感乘着顺风破浪远行,而作者自己则回到简陋的茅屋,对朋友充满思念。这里用"美满风"和"破巨浪"的对比,暗示朋友前程远大,而自己生活平淡。
第二部分(中间十二句)详细回忆两人的交往:作者生病时朋友前来探望("伏枕辞鸣蝉");两人曾在夷门(地名)一起饮酒作诗,畅快淋漓;朋友带着名帖("漫刺")去拜访权贵,展现出过人才华;他们像金属石头般坚固的友谊("金石交"),一起痛饮家酿美酒。这部分特别突出了陈无感的形象——皮肤白皙、精神焕发、正值壮年、文采飞扬。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写朋友仕途顺利:他的正直言论("谠言")打动了皇帝,深思熟虑的建议给百姓带来希望。最后以期待重逢作结:当朋友乘船经过五老峰时,希望能顺路来访,一起品茶吃点心。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活化的比喻写友情,如把坚固友谊比作"金石",把仕途比作"破浪"
2. 通过具体场景展现人物形象,如生病探望、饮酒作诗等细节
3. 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最后"茗果期"的约定尤其温馨动人
4. 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既重才学又重情谊的交往方式
全诗就像一幅古代文人交友图,让我们看到他们如何互相欣赏、彼此牵挂,既有精神交流也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