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代闺怨

荡紫飘红芳信断,都无人问秾纤。
吟鞭倚醉问凉蟾。
香消金缕篆,尘压宝妆奁。
梦峡朝云飞不到,一春离绪厌厌。
却疑归燕碍重帘。
心期花底误,眉恨柳边添。

现代解析

这首《临江仙·代闺怨》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思念远方爱人的愁绪,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

第一层:凋零的春天与孤独的等待
开篇就用"荡紫飘红"描绘花瓣飘落的暮春景象,暗示美好时光的流逝。"芳信断"既指春天消息的断绝,也暗喻爱人的音讯全无。女子孤独到连自己打扮得是胖是瘦(秾纤)都没人关心,只能醉醺醺地对着月亮(凉蟾)自言自语。梳妆盒(宝妆奁)积灰、熏香熄灭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她无心打扮的颓丧。

第二层:被困住的思念
"梦峡朝云"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表达连梦中都难与爱人相见。整个春天都被缠绵的离愁(厌厌)笼罩,甚至迁怒于归来的燕子,觉得是门帘阻碍了它——这其实是女子自己被困在思念中的心理投射。

第三层:矛盾的期待与失望
结尾最耐人寻味:她明明在花下等待约定(心期),却怪花儿耽误了自己;看着柳叶又怨恨柳树让自己皱眉。这种"无理取闹"恰恰表现了思念至极的矛盾心理——明知等待可能落空,却仍忍不住期盼。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用积灰的妆盒、飘落的花瓣、受阻的燕子等可见的物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女子度日如年的煎熬。最后两句看似埋怨外物,实则把"想见不能见"的焦灼写得淋漓尽致,比直接说"我很想你"要动人百倍。

刘镇

宋广州南海人,字叔安,号随如。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以诖误谪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贤之。工诗词,尤长于诗,明白清润,为时所推。有《随如百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