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郭华野去吴江任职的赠别诗,用轻松豪迈的笔调描绘了吴江的山水之美和富庶繁华,同时表达了对朋友能力的信任和当地百姓的期待。
前两句说朋友带着朝廷的任命文书(仙符)去吴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家乡(枌榆代指故乡)的优秀人才被借调到那里任职。这里用"壮游"形容这次赴任,显得意气风发。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吴江景色:那里有林屋山千岩竞秀的风景,松陵城面对着万壑争流的壮观景象。地理位置处于吴越交界要冲(四会指交通要道),是东南地区最富庶的地方(财赋甲诸州)。诗人用"千岩秀""万壑流"这样的大气笔法,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
最后两句想象当地百姓对郭华野的期待:料想吴江父老早就伸长脖子盼望着(延企),孩子们都会骑着竹马(用汉代郭伋的典故,这里把郭华野比作受人爱戴的好官)来欢迎这位新上任的官员。通过这个温馨的画面,既赞美了朋友的能力,也寄托了对他政绩的期待。
全诗将送别之情、山水之美、民生之望融为一体,用典自然,对仗工整,在勉励友人时不失豪迈之气,展现了传统送别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