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别离为友人作
生别离,奈病何。
枕边一掬泪,江上千里波。
秋风吹陇鸟,却向来时道。
岂不识将归,随君异乡好。
浓妆剩今夕,香阁失前晓。
镜里十年容,君看一时老。
妾意长缠绵,君情宁弃捐。
愿移君病著妾体,宛转君前不辞死。
枕边一掬泪,江上千里波。
秋风吹陇鸟,却向来时道。
岂不识将归,随君异乡好。
浓妆剩今夕,香阁失前晓。
镜里十年容,君看一时老。
妾意长缠绵,君情宁弃捐。
愿移君病著妾体,宛转君前不辞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女子与重病的爱人被迫分离的痛苦心情,语言直白却充满深情。
开头"生别离,奈病何"直接点出残酷现实:因为疾病不得不分开。女子在枕边流泪,想到爱人即将乘船远行("江上千里波"),就像秋风吹着陇山的鸟儿往回飞——鸟儿认得回家的路,可人这一别却不知何时再见。
她回忆两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昨夜还在香阁浓妆相待,今早却要永别。最扎心的是"镜里十年容,君看一时老"——照镜子发现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这种夸张写法生动表现了极度的悲伤。
最后女子甚至发出"愿把病转移到我身上"的痴心誓言,宁肯自己替爱人去死。这种不顾生死的爱,让全诗情感达到高潮。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秋风、陇鸟、镜子)和强烈的对比(昨夜浓妆/今朝永别,十年容/一时老),把"生离死别"这个主题写得撕心裂肺。特别是最后"移病替死"的念头,比现代人说的"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更有冲击力,让人看到爱情最极端也最纯粹的样子。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