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和君直(此咏宝月楼。) 其六

赤岭久无耗,乌衣事莫寻。
凤池春滟潋,月幌梦飞沈。
雅宴初无倦,华樽许细斟。
约眉怜翠羽,长啸作鸾音。
石乱知泉咽,罗疏畏月侵。
弦危中妇瑟,杵冷女媭砧。
异域东风湿,沙程朔漠深。
离情堪底寄,报以漆鸣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华美的宴会,却暗藏离愁别绪,情感细腻而复杂。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拉开序幕:遥远的赤岭(边疆)杳无音信,乌衣巷(富贵之地)的往事也难追寻。但眼前凤池(皇家园林)春水荡漾,月光透过纱帘,让人在半梦半醒间沉浮——这里既有对远方的牵挂,又有当下宴饮的迷离感。

中间六句浓墨重彩写宴会细节:精致的酒宴让人不觉疲倦,酒杯可以慢慢品味。女子描画翠羽般的黛眉,清亮的歌声如凤鸣。乱石间泉水呜咽,稀疏的罗帷挡不住月光侵袭。琴弦紧绷如妇人的哀愁,捣衣砧声透着寒意——这些意象看似写景,实则暗喻人物内心的孤寂。

最后四句点明主题:异乡的东风带着湿冷,沙漠征程遥远。满腔离愁无处寄托,只能借古琴之声传达。漆鸣琴的典故(司马相如用名琴赢得卓文君芳心)暗示着用艺术慰藉心灵。

全诗妙在"以乐景写哀":表面是歌舞升平的宴会,实际通过"咽泉""冷砧""湿风"等意象,层层渗透出思念与孤独。就像用金丝银线绣出的华丽锦缎,细看却藏着断线的针脚,这种反差让诗意更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