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 其三
雪后天气佳,选胜携我友。
不知山与泉,颇忆畴昔否。
城边初日上,寒色遍林薮。
行缘荆山足,渐出秋谷口。
浅濑漾轻冰,空烟散枯柳。
更陟峨岭颠,极目尽诸有。
峰壑杂楼台,出没各为耦。
疑是太行中,西望频搔首。
风土有雷同,取意分薄厚。
笑问同游人,还劳倒尊酒。
不知山与泉,颇忆畴昔否。
城边初日上,寒色遍林薮。
行缘荆山足,渐出秋谷口。
浅濑漾轻冰,空烟散枯柳。
更陟峨岭颠,极目尽诸有。
峰壑杂楼台,出没各为耦。
疑是太行中,西望频搔首。
风土有雷同,取意分薄厚。
笑问同游人,还劳倒尊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雪后出游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冬日山林的清冷美感和朋友同游的闲适情趣。
开篇写雪后天晴,诗人邀友同游山林。"不知山与泉,颇忆畴昔否"用拟人手法,仿佛在问山水是否还记得他们过去的来访,显得亲切有趣。
中间部分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冬日山水画卷:朝阳初升、林间寒气未散,他们沿着山脚行走,穿过山谷。诗中"浅濑漾轻冰,空烟散枯柳"两句尤为精妙,冰下溪水流动、炊烟萦绕枯柳的冬景跃然纸上。
登高远眺时,诗人将自然景观(峰壑)与人文建筑(楼台)交织描写,形成虚实相映的趣味。"疑是太行中"的联想,透露出对壮丽山色的赞叹。
结尾处最显生活情趣:诗人调侃说虽然各地风景相似,但游玩的兴致各有不同。最后笑着问同伴要不要再喝一杯,将文人雅士的洒脱随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既有"轻冰""枯柳"等细腻的景物捕捉,又有"笑问同游人"这样活泼的生活场景,在冬日清冷基调中透出温暖的人情味,展现了古人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雅致情怀。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