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九思 其七 七思

我所思兮在凤台,欲往从之烟雨霾。
剑天秋气晚风哀,侧身南望涕盈怀。
美人赠我鸳鸯襦,何以报之上清珠。
路远莫致倚踌蹰,盝冈茵草带香铺,安得高眺白云衢。

现代解析

这首《金陵九思 其七》是一首充满忧郁与思念的古诗,用通俗的语言来理解,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1. 思念与阻隔
诗人想念一个叫“凤台”的地方(可能是地名或象征美好之地),但眼前只有烟雨朦胧,看不清前路。这里的“烟雨霾”既是实景,也暗示内心的迷茫和阻碍,想靠近却无法抵达。

2. 孤独与哀愁
“剑天秋气晚风哀”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晚风都像在哭泣。诗人转身向南远望,眼泪止不住流下,画面感极强,让人感受到他深深的孤独和悲伤。

3. 情谊与亏欠
诗中提到一位“美人”(可能指知己或重要的人)曾赠他“鸳鸯襦”(象征情谊的衣物),而他想回赠“上清珠”(珍贵的宝物),却因路途遥远无法送达。这里既有对他人善意的感激,也有无法回报的愧疚。

4. 环境与向往
后三句写景:长满香草的山冈、铺展的绿茵,诗人渴望能站在高处眺望白云间的道路(“白云衢”指仙境或理想之地)。现实中的美景反衬出他对超脱的向往,但“安得”二字又透露出无奈——这样的自由遥不可及。

精髓与魅力
全诗用自然景象(烟雨、秋风、香草、白云)烘托情绪,将思念、孤独、遗憾和理想交织在一起。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想却得不到”的挣扎——想见的人见不到,想走的路走不通,连回报心意都显得无力。这种情感真实而永恒,能让普通人共鸣:我们是否也有一个“凤台”在心底,却始终被生活的“烟雨”所阻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