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傍晚登楼远望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淡远的意境。
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深秋的傍晚,诗人闲来无事登上高楼。用"寒"字点明季节的萧瑟,也暗示心情的寂寥。
中间四句是登楼所见:整天在水边嬉戏的鸥鸟,在天空中排成人字形南飞的大雁("书空"形容雁阵像写字),高高卷起的红色帘子,雨中独自横在渡口的小船。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有自然野趣(鸥雁),也有人间烟火(帘舟),共同构成一幅水墨画般的秋景。
最后两句写远望的尽头:视线最远处,水天相接,仿佛世界的尽头。这个开放式结尾给人无限遐想空间,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暗含人生追求永无止境的哲理。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白描手法将寻常秋景写得意味深长。特别是"泛渚""书空"等动词的运用,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诗中那种闲适淡然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细微之美的捕捉,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赵希逢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