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在孤独和疲惫中的坚持与自省。
首句“挑灯倦夜羞黄裹”中,“挑灯”指的是在夜晚点燃灯火,继续工作或思考,暗示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依然不放弃努力。“倦夜”则直接表达了他因长时间工作而感到的疲惫。“羞黄裹”可能是指作者在灯光下,面对自己的成果或内心世界时,感到一种羞愧或不安,仿佛被黄色的灯光包裹,无法逃避。
次句“置笔穷年结白间”中,“置笔”意味着放下手中的笔,停止了书写或创作。“穷年”表示一整年或很长的时间,暗示了作者长期的坚持和努力。“结白间”可能是指作者在长时间的思考或创作后,终于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清晰的答案或结果,仿佛在白色的纸面上结出了果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夜晚挑灯工作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在孤独和疲惫中依然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我成果的反思和审视。这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执着和自省的态度,使得诗词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力量。
吴沆
(1116—1172)抚州崇仁人,字德远,号无莫居士。博学通经史。高宗绍兴十六年与弟吴澥各献所著书于朝,以误抵庙讳罢归。隐居环溪,人称环溪先生。及卒,门人私谥文通先生。有《通言》、《易璇玑》、《环溪集》、《环溪诗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