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三国名将张飞(桓侯)的,通过描绘他的英雄气概和历史功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大纛高悬拥汉军,当年屯驻震声闻":开篇就展现张飞率领汉军的威武形象。"大纛"指军旗,高高飘扬的军旗显示军队的雄壮。"震声闻"形容张飞当年驻军时的威名远播。
颔联"千秋难觏万人敌,一统肯容三国分":这两句赞美张飞的勇猛和忠诚。"万人敌"指张飞勇冠三军,千年难遇;"肯容三国分"表达他忠心汉室,不愿看到天下分裂的立场。
颈联"气概只今辉日月,戈矛在昔护风云":用对比手法写张飞的精神永存。前句说他的英雄气概至今仍如日月般光辉,后句回忆他当年手持兵器保卫国家的英姿。
尾联"雄关尚有英灵著,愿乞馀威靖海氛":由历史转到现实。说张飞的英灵仍守护着雄关,诗人希望借助他的余威来平定海疆的纷扰,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全诗通过:
1. 生动的军事意象(大旗、戈矛)塑造张飞形象
2. 时空交错的手法(古今对比)突出英雄不朽
3. 由历史到现实的联想,使怀古具有现实意义
4. 雄浑豪放的风格与歌颂对象的气质高度契合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自然地转化为对国家安定的期盼,让怀古诗有了现实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