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万熊奇峰歌

碧天四幕群山俯,猎猎阴风苍藓古。一片边城万里沙,朵云吹落神霄府。

神霄帝君昔持世,四海升平日无事。功业高垂党籍碑,余事林泉写清閟。

寿山艮岳真蓬壶,成纲花石东南输。一丛翠竹穿牛领,三本黄杨急羽符。

诸峰括尽九州秀,不但品评皱透瘦。官家天纵精六法,化出烟峦与云岫。

就中独立谁第一,神应昭功世无右。此石当年亦其亚,诏求早被黄封帕。

万夫缒取吴越创,千里挽供淮汴跨。萼绿华堂小洞天,位置深深花木罅。

临风缥缈仙袂飞,堕地絪缦妙鬘卸。卿云万熊之奇峰,矜宠佳名帝所借。

左元仙伯玉真妃,拂拭云根定清暇。可怜费尽移山手,夜半俄为大力负。

作炮难施墨守功,挥鞭已劫秦灰走。是谁尤物珍区区,北来辇致包氍毹。

成周石鼓殷玉钺,等是当时胜国俘。悠悠辽水日东注,指点金源北京路,摩挲遗物识宣和,斜阳下马行人驻。

坚牢阅世幻云烟,小劫匆匆六百年。回头五国城南道,石不能言亦黯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北宋徽宗时期著名的"花石纲"事件,通过描写一块奇石的命运,折射出王朝兴衰的历史教训。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描写奇石所处的环境(1-4句)
用"阴风""苍藓""边城"等意象营造出荒凉寂寥的氛围,暗示故事发生在王朝覆灭后的废墟中。

2. 回忆徽宗盛世(5-20句)
- 描写宋徽宗沉迷艺术,建造艮岳园林
- 详细叙述运送花石的场景:"万夫缒取""千里挽供"
- 用"仙袂飞""妙鬘卸"等优美比喻形容奇石的珍贵

3. 转折写北宋灭亡(21-28句)
- "夜半俄为大力负"暗示金兵突然入侵
- "秦灰走"用秦始皇的典故比喻北宋灭亡
- 描写奇石被金人当作战利品运走

4. 结尾抒发历史感慨(29-36句)
- 通过"石鼓""玉钺"等文物,暗示历史轮回
- "石不能言亦黯然"赋予石头人性,表达沧桑之感
- 用"五国城"(徽宗被囚之地)点明全诗主旨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以小见大:通过一块石头的故事,反映整个时代的变迁
2. 对比强烈:盛世繁华与亡国凄凉的巨大反差
3. 拟人手法:让石头"说话",增强感染力
4. 历史厚重:穿插多个历史典故,加深思考深度

诗人通过这块历经沧桑的奇石,告诫世人:沉迷享乐、劳民伤财的统治者,终将导致国家衰亡。石头沉默无言,却见证了最深刻的历史教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