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极篇十四章 其九

落日不争渡,洪波溺柏舟。
愁云连华岱,白发系春秋。
世岂死生了,人怀禹益忧。
登山悲抱木,沧海叹横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忧愁和无力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难的感慨。

开头两句"落日不争渡,洪波溺柏舟"用落日和汹涌的波涛作比喻,暗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就像夕阳无法决定自己何时落下,小船在巨浪中也难以自保。

中间四句写愁绪。"愁云连华岱"是说忧愁像乌云一样笼罩着高山,暗示愁绪之深重;"白发系春秋"用白发象征岁月流逝,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世岂死生了"是反问句,意思是人生在世,岂能完全看透生死;"禹益忧"指古代圣贤大禹和后稷的忧国忧民之心,这里表示诗人也有类似的忧患意识。

最后两句用两个典故表达悲痛。"抱木"指古代孝子抱树而哭的典故,暗示诗人内心的极度悲伤;"沧海横流"比喻世道混乱,就像海水泛滥一样难以控制。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诗中多用对比手法(如落日与洪波、高山与愁云),让读者感受到人在自然和命运面前的渺小,以及面对乱世时的无奈与悲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