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柳枝衰败的伤感画面,传递出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哀愁。
前两句写实景:想抓住柳枝却已干枯脆弱,城门的柳树不再有往日柔长茂密的样子。"欲挽"的动作暗示诗人对逝去美好的不舍,"不堪"则强化了无力挽回的颓败感。
后两句用典抒情:借东晋桓温看到旧栽柳树时"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典故,将柳树衰老与人生迟暮联系起来。暮雨秋风横扫汉南的景象,既是眼前实景,也象征着人生晚境的凄凉。
全诗妙在将普通的秋柳景象与深沉的人生感慨自然融合,用柳条的由盛转衰暗喻青春不再,让读者在萧瑟秋景中感受到对时光无情的普遍怅惘。诗人没有直接说愁,但通过衰柳、暮雨等意象,让愁绪弥漫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