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东堂盆荷著花楼恪斋约客赏之时葛秋岩作

帘底陪清傍两年,愁城築得许能坚。
诗章罢咏犹评画,管乐沈声却得蝉。
花县无心听夜漏,英溪有日罢归船。
敲窗更苦西风急,又揽閒情伴葛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县衙东堂赏荷的闲适场景,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复杂的心绪。

前两句"帘底陪清傍两年,愁城築得许能坚"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在官衙生活两年,像筑起一座愁城般孤独。这里的"愁城"不是真的城墙,而是比喻内心积压的愁绪。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矛盾心境:诗人停下写诗却在品画(说明无心公务),管乐声停却听见蝉鸣(暗示向往自然)。"花县无心听夜漏"说对衙门报时的漏声已不在意,"英溪有日罢归船"则透露想辞官归隐的念头。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西风急雨敲窗,却意外促成与友人葛秋岩的相聚。"又揽閒情伴葛仙"中的"葛仙"既指友人,也暗用仙人典故,将这场雨夜赏荷的闲趣升华成超脱尘世的雅事。

全诗妙在将官场烦闷与自然闲趣相对照,用荷花、蝉鸣、急雨等意象,把一次普通的赏荷聚会写得充满禅意。看似写景,实则抒怀,在欲说还休中道出了古代文人对"出仕与归隐"的永恒矛盾。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