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深山里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它孤独地生长在空荡的山谷中,周围都是普通的杂树。梧桐树自古被认为是凤凰栖息的珍贵树木,它的高大枝干仿佛在等待凤凰的到来,树根处还能奏响南风的音乐(暗指制作琴瑟的好材料)。然而樵夫们每天在山里砍柴,根本不在意这棵树的珍贵,只把它当作普通木柴看待。诗人担心随着秋天到来,梧桐叶落,它最终会和荆棘丛一起被砍掉当柴烧。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可惜啊,这原本能制作美妙乐器的梧桐木,难道只能沦为烧火做饭的柴火吗?
诗人通过梧桐树的遭遇,实际上是在表达人才被埋没的悲哀。就像那棵梧桐树一样,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不被世人理解,他们的价值被忽视,最终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诗中"众木纷异同"暗示世俗之人分不清好坏,"樵人轻斧斤"象征当权者不识人才,"韶庭音"与"炊爨功"的对比更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整首诗用浅显的树木比喻,道出了怀才不遇的千古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