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季和新晴见赠诗即次其韵

酒醒高楼日又曛,行吟泽畔苦离群。
满庭金粟随风散,几处寒砧向晚闻。
辞树叶声喧似雨,粘天山影薄于云。
萧斋读罢新晴句,细泻蛮笺却寄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酒醒后独自行走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秋日的寂寥和对友人的思念。下面我用简单的语言解析每一句:

1. "酒醒高楼日又曛"
- 在高楼上酒醒时,太阳已经西斜。"曛"指黄昏的阳光,暗示时间流逝,带点惆怅。

2. "行吟泽畔苦离群"
- 独自在水边边走边吟诗,因为离开朋友而感到孤独。"苦离群"直接点出思念之情。

3. "满庭金粟随风散"
- 院子里桂花("金粟"代指桂花)被风吹落。用桂花凋零的画面,暗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4. "几处寒砧向晚闻"
- 傍晚听到远处传来捣衣声("寒砧")。捣衣是古人制冬衣的声响,暗示天冷,也添凄凉。

5. "辞树叶声喧似雨"
- 风吹落叶的沙沙声像下雨一样喧闹。用声音写出秋意浓,树叶纷纷告别枝头。

6. "粘天山影薄于云"
- 远山的影子淡淡地贴着天际,比云还轻。这句写景很细腻,山色朦胧,显得天地空旷。

7. "萧斋读罢新晴句"
- 在冷清的书房读完朋友(王季和)写的"新晴"诗。"萧斋"呼应前面的孤独感。

8. "细泻蛮笺却寄君"
- 认真铺开信纸("蛮笺"),写下这首诗回寄给对方。结尾点明写作目的——以诗传情。

整体精髓
诗人通过酒醒、独行、落叶、远山等意象,营造出秋日的寂寥氛围,而捣衣声、桂花香又让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后四句从写景转到行动:读朋友的诗,回信寄情,让孤独感因友情得到一丝慰藉。

魅力所在
- 画面感强:金黄桂花、沙沙落叶、朦胧山影,像一幅秋日水墨画。
- 情感含蓄:不直接说"我想你",而是用"苦离群""寄君"委婉表达。
- 动静结合:风声、捣衣声的"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静"与孤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