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江州分司衙随笔五首 其一

街声崇墉隔,畏客陶诗兴。枯梅三两株,仅有枝条剩。

斜晖卧竹棚,叠藓覆石磴。始来觊联属,久去归蹭蹬。

万丈庐山高,苦恨无楼凭。此时坐宽凉,忘却船如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州分司衙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

首先,作者提到“街声崇墉隔”,意思是高高的城墙隔绝了街道的喧嚣,让他感到一种宁静。接着,“畏客陶诗兴”表达了他因为害怕打扰而失去了写诗的兴趣。这两句诗展示了作者在喧嚣与宁静之间的微妙感受。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院子里的景象:“枯梅三两株,仅有枝条剩。”这里的枯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凋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斜晖卧竹棚,叠藓覆石磴”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斜照在竹棚上,青苔覆盖着台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古朴而静谧的氛围。

然后,作者提到“始来觊联属,久去归蹭蹬。”意思是初来时还希望能与外界保持联系,但时间久了,逐渐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些迷茫。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在陌生环境中逐渐失去方向感的情绪。

最后,作者写到“万丈庐山高,苦恨无楼凭。”庐山的雄伟壮丽让他心生向往,但又因为无法登上高楼远眺而感到遗憾。这种遗憾与前面的宁静和萧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最后一句“此时坐宽凉,忘却船如甑”则表达了作者在凉爽的环境中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静谧的庭院景象和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传达出了一种在宁静中略带惆怅的意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