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大卿

蚤岁收科耀里闾,家传祖训是诗书。
棠阴尚使民思惠,典计能令国有储。
九列簉班嗟已晚,十连奏最召方初。
輀车想过桐乡道,几许鳏嫠泪洒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宋大卿的官员。全诗通过回顾他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首联写他年轻时科举高中,为家乡争光,家族世代以诗书传家。这说明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早早取得功名。

颔联赞美他的政绩:在地方为官时("棠阴"指地方官署),他施政惠民,百姓至今感念;在中央任职时("典计"指财政工作),他善于理财,使国家财政充实。这两句展现了他无论在哪里做官都很出色。

颈联感叹他的仕途:虽然位列九卿(高级官员)时已年纪不小,但刚刚被提拔为统帅一方("十连"指地方军政长官)就去世了,实在令人惋惜。

尾联最感人:想象送葬的车队经过他曾经治理的地方(桐乡),有多少失去依靠的寡妇(鳏嫠)会拉着车帷痛哭。这里用普通百姓的眼泪,最真实地体现了他的爱民如子。

全诗没有直接写哀伤,但通过具体事例——他的学识、政绩、百姓的爱戴,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官员的品德高尚,以及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结尾那个想象画面:百姓自发为一位好官送行,这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