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寂寥的图景,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对比,传递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败壁鸣莎鸡,凉月照虚堂"先营造出秋夜的氛围:破败的墙壁边蟋蟀在鸣叫,清冷的月光洒在空荡荡的厅堂。这里用"败壁"和"虚堂"暗示了主人公孤独的处境。
中间四句突然转入热闹的声响:"南邻机杼声"是织布机的声响,"烨烨灯火光"是明亮的灯光,"谁家砧"是捣衣声。这些声音和光影都是别人家在忙着准备冬衣的热闹场景,与主人公的空寂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两句"佳人在何许,叶落山中霜"点明主题:主人公思念的人在哪里呢?只看到山中落叶和寒霜。这里用"叶落"暗示时光流逝,用"霜"暗示思念的冰冷,把抽象的思念具象化。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邻居的忙碌反衬自己的孤独,用秋夜的实景寄托思念的虚情。就像现代人听到邻居家的欢笑声,反而更觉自己孤单一样,这种对比手法让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李谦
赣州赣县人,字和卿,号云峰居士。李珙子。孝宗淳熙间进士。授安福县尉,累迁左司谏。尝上封事,辞气激烈。因忤韩侂胄罢归,筑圃云峰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