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到偏远地方时写的,表达了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前两句直接说"我被贬到这么远的地方,满肚子苦水都不知道跟谁说",用船尾相连的景象比喻自己一路漂泊的艰辛。接下来用两个比喻:像怕人的野鹤只能躲在深山里,像讨厌俗事的和尚只住在小庙里,说明自己被贬后孤独避世的状态。
五六句笔锋一转,写生活中的小确幸:突然有黄雀飞来让他饱餐一顿,新酿好的米酒让他喝得开心。这些小事让他暂时忘记了烦恼。
最后两句自嘲:我最近越来越懒散了,像棵老树一样随便风吹,爱往哪飘就往哪飘。表面是说自己随遇而安,其实藏着无奈——被贬后只能听天由命,对命运无能为力。
全诗妙在把沉重的贬谪之苦,用喝酒吃饭、看鸟吹风这些日常小事轻轻带过,苦中作乐又带着几分幽默,让读者既能感受到他的委屈,又佩服他苦中作乐的豁达。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