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重游崇效寺寻雪公看花之约后二日阮亭侍郎亦往游焉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韵赋诗予亦作七首 其七

忆昨俯寺阁,缥缈高云端。
青天琉璃道,日暮凝薄寒。
惊电彻罘罳,宛虹垂阑干。
山门揖尘土,归径迹已残。
黄缣映绣毂,忧患如翻澜。
幸枉霞上作,犹论岩中欢。
浮艳不挂眼,新诗独永叹。
子美师粲可,良游思渺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崇效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四句写诗人回忆上次登寺的情景:寺庙高耸入云,青天如琉璃般澄澈,傍晚时分透着微微寒意。这里用"缥缈""琉璃道"等词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中间六句转为描写眼前景象:闪电照亮屋檐,彩虹垂挂栏杆,山门蒙着尘土,归途足迹已模糊。通过"惊电""宛虹"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变幻无常。

后六句转入抒情:看到富贵人家的车马(黄缣绣毂),感叹人生忧患如波涛起伏。幸好还能与友人吟诗作赋,谈论山中的欢乐。诗人表示不看重浮华,只珍视新诗带来的感动。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像杜甫学习禅宗智慧(粲可是禅宗祖师),这次美好的游玩让人思绪悠远。全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表达了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