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铺北十里

晓起风露湿,暗中草木香。
微闻虫啾唧,渐觉山低昂。
一线缘蚁上,中休似蛰藏。
荆南己如此,愁绝瘴云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山间旅行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自然观察和深沉的情感。

开头两句写清晨出发时的感受:晨风带着露水的湿气,草木在朦胧天色中散发着清香。这里用"湿"和"香"两个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湿润清新的早晨。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行进过程:先是听到细微的虫鸣声,走着走着发现山路起伏("山低昂");沿着像蚂蚁爬行般细窄的山路前进,中途休息时感觉自己像冬眠的虫子一样蜷缩着。这些比喻非常生活化,把艰难的山路行走写得趣味横生。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才到荆南(湖南湖北一带)就已经这么辛苦,想到更南方充满瘴气的偏远之地,不禁愁绪万千。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前路的忧虑,可能是被贬远行时的作品。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湿""香""啾唧"等词语激活读者的感官体验
2. 把山路比作蚂蚁爬的细线,把休息比作虫子冬眠,既形象又新颖
3. 从眼前景物自然过渡到内心愁绪,情感真挚不做作

就像用手机拍了一段山行vlog,既有晨露特写,又有虫鸣背景音,最后配上句内心独白,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