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又带点诙谐的夜晚场景。
前一句"夜过修竹院"像电影的开幕镜头:月光下,一个人穿过种满修长竹子的院落,竹影婆娑,环境清幽雅致。这里的"修竹"不仅写实,还暗示了主人公可能是个文人雅士。
后一句"醉打老僧门"突然转折,从静谧变成动态。一个醉汉(可能就是前文穿行竹院的人)踉踉跄跄地拍打老和尚的房门。"打"字用得特别生动,不是礼貌的"敲",而是带着醉意的"拍打",画面感十足。
两句话放在一起,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前句的优雅与后句的随性,前句的安静与后句的喧闹。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文人晚上喝多了,路过寺院时突然兴起,去打扰老和尚的清修。这种率真随性的行为,反而透露出一种真实可爱的生活情趣。
全诗短短十个字,却讲了个完整的小故事,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还有余味——老和尚开门后会怎样?是无奈摇头还是一起夜谈?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这种用最简练语言表达丰富内涵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李伯祥
宋道士。居眉山。苏轼称其好为诗,格虽不高,往往有奇句,甚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