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

众卉在篱下,惆怅秋光同。
老农面寸垢,满口封培功。
吾亦事吾事,买菊浇寒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农家小院的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前两句写院子里的各种花卉在篱笆下生长,它们都同样感受着秋日的萧瑟。这里用"惆怅"二字,把花拟人化,好像它们也在为秋天伤感。

中间两句突然转到老农身上:他满脸尘垢,却自豪地夸耀自己种花的功劳。这个细节很生动,老农虽然外表粗粝,但对种花充满热情,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白:我也在做自己的事——买来菊花,用简陋的竹筒浇水。这里的"寒筒"暗示诗人清贫但雅致的生活态度。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通过"花惆怅"和"人自豪"的对比,展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2. 用老农的朴实反衬诗人的闲适,两种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
3. "浇寒筒"这个细节,体现了文人安贫乐道的情趣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白描手法,让读者自己体会:不论身份高低,只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事,都能活出滋味。这种平实中见深意的写法,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