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廿九日率左旅两营移驻龙州

群山破散纵双流,荡荡平原入戍楼。试遣劳人歌一曲,倚阑斜日看龙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行军图。前两句用"群山破散""荡荡平原"这样充满力量感的词语,展现出军队穿越崇山峻岭后豁然开朗的景象,戍楼的出现暗示了即将驻守的边防重任。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劳人歌一曲"这个细节,让整首诗刚中带柔——在长途跋涉后,战士们倚着栏杆,在夕阳下远眺龙州城,疲惫中带着完成任务的欣慰。最妙的是"斜日看龙州"这个画面,既点明了时间(傍晚),又通过斜阳的暖色调柔化了军旅诗的刚硬感,让读者仿佛也跟着看到了那座沐浴在落日余晖中的边城。全诗短短四句,既有行军的气势,又有驻足的温情,刚柔并济地展现了古代军人保家卫国的真实生活。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