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夜捷行赠江使君达川

庐阳夜捷烈炬红,露布连奏甘泉宫。
使君兵声冠诸将,轻裘缓带殊雍容。
记昔曾在围城中,挟策两谒中丞公。
中丞英伟人中龙,使君眉宇春融融。
指麾绰有中丞风。
牙旗深处展高宴,橙香蚁绿霜螯健。
野人喜极悲倒来,晓柝深杯泪如霰。
君不见,荒城荡荡迹如扫,纵横瓦砾居民少,髑髅满地生青草。
君不见,壶浆士女泣垂面,爱说中丞旧时战。
张巡死去贺兰生,痛杀潜山庙中奠。
骠骑连宵拜新命,汉廷不惜通侯印。
使君爱逐赤松游,脊令原畔牵归兴。
为君高歌歌断绝,悲笳吹落林间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战胜利后的场景,既有凯旋的豪情,又暗含战争背后的苍凉。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胜利的荣光(开头到"橙香蚁绿霜螯健")
开篇就用"烈炬红"的火光与"露布(捷报)连奏"的急促感,烘托出大胜的喜庆氛围。主角江使君(达川)被塑造成儒将形象——穿着轻便皮甲从容指挥("轻裘缓带"),眉眼间却带着春日般的温和。这里特别提到他继承了一位中丞(高级官员)的军事才能,在庆功宴上("牙旗深处展高宴"),将士们吃着螃蟹喝着酒,场面豪迈。

第二层:战争的伤痕("野人喜极悲倒来"到"痛杀潜山庙中奠")
情绪突然转折。老百姓在狂喜后忍不住痛哭("泪如霰"),镜头转向战后惨状:空荡的荒城、碎瓦堆里零星居民、遍地白骨上长出的青草。妇女们哭着追忆中丞当年的战绩,就像唐朝张巡死后叛军卷土重来,暗喻胜利的短暂。潜山庙中的祭奠场景,更强化了这种悲怆。

第三层:功成身退(最后六句)
笔锋再转,说朝廷连夜给将领加封爵位("骠骑拜新命"),但江使君却向往隐居("逐赤松游"用张良的典故),思念家乡("脊令原"借鸟喻乡愁)。最后以笳声、落月作结,豪迈中带着苍凉。

全诗精髓:
诗人用电影般的镜头切换,把庆功宴的热闹、战场的凄惨、封赏的荣耀糅合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最打动人心的不是胜利本身,而是"喜极而悲"的复杂情绪——老百姓的笑容里藏着眼泪,将军的勋章下压着乡愁。这种对战争双重性的刻画,比单纯歌颂胜利更有深度。诗中"髑髅满地生青草"与"轻裘缓带"的对比,"壶浆士女泣"与"高宴"的对照,都是值得细品的经典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