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先七弟虑予以忧致病数来书问诗以答之

予季分我忧,书来甚频数。书中无他言,所虑眠食恶。

自云忧患馀,生趣天已剥。但期晚相见,万事皆可略。

寥寥天壤间,惟馀兄弟乐。我虽履坎陷,未敢趋摧落。

尚思勇补过,迸出世网缚。何时边塞尘,洗以春江酌。

收泪乾后土,一笑万金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哥哥写给弟弟的一封"诗体回信",字里行间充满兄弟间的温情与互相扶持的力量。

开头四句像唠家常:弟弟(予季)担心哥哥因忧愁生病,频繁写信问候,每封信都像老母亲般只关心"睡得好吗?吃得香吗?"这种最朴实的牵挂。

中间部分道出人生实苦:兄弟俩都经历了太多磨难("生趣天已剥"指生活乐趣被剥夺),但弟弟说只要能晚年相聚("但期晚相见"),其他困难都不重要。天地虽大,唯有兄弟相伴最珍贵("寥寥天壤间,惟馀兄弟乐")。

后八句展现哥哥的坚韧:虽然自己处境艰难("履坎陷"指走在坑洼路上),但绝不消沉("未敢趋摧落")。仍想努力改正过错,挣脱世俗束缚("世网缚"指生活压力)。最后以豪迈的想象结尾:盼望着能用春江美酒洗净边塞风尘,擦干眼泪后,兄弟相视一笑就是最好的良药。

全诗妙在:
1. 用最日常的"失眠吃饭"小事,展现最深的亲情
2. 把人生苦难比作"坑洼路""罗网",把兄弟情比作"万金药",比喻生动
3. 从忧愁开头到笑对结尾,情绪转折自然,展现中国人"苦中作乐"的智慧
4. "收泪乾后土"这句既指擦干眼泪,又暗含"男儿有泪不轻弹"的骨气

就像现代人发微信说"哥没事,等过年回家喝酒"般朴实,却道尽血浓于水的兄弟情。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