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深情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南明千古秀,庆源久益新"用山水起兴,说南明山永远秀美,庆源(可能指剡溪)的水流千年常新。这里用永恒的自然美景,暗示友情也会像山水一样长久。
中间四句具体写送别情景:"剡溪照人清"说友人要去的剡溪水清如镜,能照见人影;"况复屈斯人"更夸赞友人品德高尚,连清澈的溪水都配不上他。"掺祛不容留"写拉着衣袖依依不舍;"椒觞思拜亲"说举起酒杯,想到友人要回乡探望亲人。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美好祝愿:"他年风雪中,扁舟傥知津"想象未来某个风雪天,诗人乘着小船去拜访,希望那时还能找到去友人家的水路。这个画面既温暖又带着淡淡忧伤,把不舍之情化为对重逢的期待。
全诗用清丽的自然景物烘托人情之美,没有直接说"舍不得",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深情。特别是最后风雪寻友的想象,把抽象的友情写得可见可感,十分动人。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