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哀悼的是民国革命家陈其美,用两个历史典故痛惜他的遇刺。
上联"未能诛鲁易":
借用荆轲刺秦的典故——荆轲没能杀死秦王,反而牺牲了自己。这里暗指陈其美生前筹划刺杀袁世凯(鲁易代指奸雄)却未能成功,反遭暗算。一个"未"字道出壮志未酬的遗憾。
下联"先见折岑彭":
用东汉名将岑彭被刺客所害的典故。岑彭是开国功臣却死于暗杀,正如陈其美为革命立下大功却突然遇害。"先见"二字充满痛惜,暗指革命事业又失栋梁。
全联妙在:
1. 用刺客故事暗喻刺客事件,典故与现实形成双重镜像
2. "未能/先见"的对比,既说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又叹早逝的生命
3. 短短十字浓缩了愤怒(对暗杀者)、惋惜(对英才早逝)、遗憾(对未竟事业)三层情感
就像用"出师未捷身先死"来悼念诸葛亮一样,作者用古人故事,说出了对当代英雄最沉痛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