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在荒凉寺庙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孤寂与时光流逝的惆怅。
前两句写诗人在寺庙里呆了一整天,秋天的声音(可能是风声、落叶声)让人无法欢歌,营造出萧瑟氛围。三四句用两个细节:午间的磬声和冰冷的石阶,暗示时间流逝和秋意渐浓。
五六句通过对比写孤独:野鸟都显得心事重重,而老僧的白发更显岁月无情。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想离开却舍不得走,因为门外夕阳太美——这个矛盾心理特别真实,既想摆脱孤寂,又被暮色吸引,道出了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全诗像一幅水墨画,用寺庙、老僧、秋声、夕阳这些简单意象,勾勒出人在时光面前的渺小与留恋。最妙的是结尾的"夕阳多",没有直接说伤感,但满地的夕阳光影反而让惆怅更深了。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