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查莲坡招同英司马梦堂吴东壁陈对沤集南埼草堂以荷净纳凉时分韵得荷字
羁怀不可释,惮暑期烟萝。
嘉招惬心素,南郭寻行窝。
修梁百步馀,沽水通小波。
丝杨尽踠地,弥望菱与荷。
客来冷香中,遥吹销烦痾。
林蝉无辍响,秋思亦已多。
坐中半故乡,佳节感蹉跎。
颓阳飞鸟外,新月层城阿。
情话尊未竭,归轩指斜河。
嘉招惬心素,南郭寻行窝。
修梁百步馀,沽水通小波。
丝杨尽踠地,弥望菱与荷。
客来冷香中,遥吹销烦痾。
林蝉无辍响,秋思亦已多。
坐中半故乡,佳节感蹉跎。
颓阳飞鸟外,新月层城阿。
情话尊未竭,归轩指斜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末秋初的夜晚,几位朋友在荷塘边的草堂聚会纳凉的情景。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文人雅集的闲适与淡淡的乡愁。
开头四句写诗人摆脱暑热烦闷,应朋友之邀到城南的草堂聚会。"修梁百步馀"到"遥吹销烦痾"八句,生动描写了聚会地点的美景:长长的木桥、微波荡漾的河水、垂地的杨柳、望不到边的菱荷,凉风中飘来荷香,顿时让人神清气爽。这里用"冷香"形容荷香,既写出荷花的清雅,又暗示初秋的凉意。
"林蝉无辍响"以下转入情感抒发。蝉鸣不断提醒着秋天将至,座中多半是同乡,在七夕这样的佳节聚会,不禁让人感慨时光流逝。最后六句写聚会持续到傍晚:夕阳西下,飞鸟归巢,新月爬上城头,大家把酒畅谈,直到银河斜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丝杨"、"冷香"、"颓阳"等意象,将夏秋之交的景物特征与文人雅致完美结合。在看似闲适的聚会描写中,又暗含"佳节感蹉跎"的淡淡忧伤,展现了传统文人既享受当下又感时伤怀的复杂心境。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