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孝子在父母墓前守孝的感人场景,语言简练却情感浓烈。
前两句用"墓冢枕苫席"和"杨凄夜乌"两个画面,直接勾勒出守墓的凄凉环境——孝子以草席为床睡在坟边,夜风中杨柳萧瑟、乌鸦哀鸣。这里没说"孝"字,但通过环境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孝子的虔诚。
后两句"鬼亲双眼泪,万古注江湖"最为动人。诗人想象逝去的父母(鬼亲)也在为孝子的行为流泪,这泪水化作江湖之水永远流淌。用夸张的手法,把个人孝行升华成永恒的精神象征。
全诗妙在:
1. 用乌鸦、杨柳等意象烘托悲凉氛围
2. "枕苫席"这个动作细节生动体现孝道
3. 将眼泪比作江湖水,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
4. 短短20字就完成了从具体场景到永恒精神的升华
这种写孝道却不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画面和比喻来传递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