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谪居姜相庸奚损,贫杀无英直是清。
风月分来无著处,摩挲海眼看长鲸。

现代解析

这首诗看似简短,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句"谪居姜相庸奚损"用历史典故开篇。姜相指姜子牙,传说他早年不得志却安于平淡。诗人说即使被贬谪(谪居)像姜子牙那样做个普通人,对自己又有什么损失呢?这里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第二句"贫杀无英直是清"更直白:穷到极点(贫杀)反而成就了纯粹(无英直是清)。就像清水不含杂质,物质匮乏时精神反而更清明。这种"穷得干净"的境界,与现代人"断舍离"的生活哲学异曲同工。

第三句"风月分来无著处"最有趣。诗人说清风明月这些美好事物,根本不需要刻意占有(无著处)。就像我们现代人旅游,重要的不是打卡拍照,而是用心感受。这种对自然馈赠的珍视而非占有,体现了高级的审美观。

最后"摩挲海眼看长鲸"突然展开宏大画面:用手轻抚(摩挲)海面,凝视深海中遨游的巨鲸。这个动作既渺小又壮阔,暗示着人虽处困境(谪居、贫穷),但精神可以像鲸鱼般自在遨游。这种小人物拥有大境界的对比,正是全诗最动人的地方。

整首诗就像给现代人的心灵处方:当生活给你苦涩时,学着像诗人那样,在物质贫困中保持精神富足,在局限处境里开拓心灵空间。清风明月不要钱,浩瀚大海任君看——这种困境中的达观,或许比任何成功学都更能治愈当代人的焦虑。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