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写给朋友曾交的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才能和人品的赞美,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首联"治多祥气感,名可信书褒"夸赞曾交为官清廉,治理有方,带来祥和之气,名声好到可以被史书记载褒扬。这里用"祥气"形容曾交的政绩,既形象又美好。
颔联"诗有千篇富,才为两蜀豪"直接赞美曾交的文学才华,说他诗作丰富,在蜀地(今四川一带)是数一数二的才子。"千篇"是夸张说法,突出其创作力旺盛。
颈联"任诚时少与,敦义世推高"转到品德层面,说像曾交这样真诚重义的人很少见,世人都推崇他高尚的品格。"敦义"指重视道义,这是古人最看重的品质之一。
尾联"剑栈芳菲地,公行我亦劳"写送别场景。"剑栈"指四川的剑门栈道,用美景反衬离愁。最后一句很动人:你这一走,我也会感到思念的疲惫。不说自己多难过,而说"亦劳",含蓄又深情。
全诗层次分明:先夸政绩,再赞才华,接着颂品德,最后抒别情。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没有华丽辞藻却让人感受到深厚的友谊。最打动人的是那份真诚——对朋友才能的由衷欣赏,对离别的自然流露,读来温暖又感人。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