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游普光寺次枣冈姚寅丈所寄韵

寺顶光摇倚碧霄,曾逢仙侣坐相邀。雕台抱日自突兀,宝地堆云何岧峣。

草色欲纫湘水佩,松声疑弄浙江潮。莫言一别空追忆,命驾寻僧兴未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普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联"寺顶光摇倚碧霄,曾逢仙侣坐相邀"写寺庙金顶在阳光下闪烁,仿佛与蓝天相接,让人想起曾经在这里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仙侣"二字既指友人超凡脱俗的气质,也暗示这段回忆如仙境般美好。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寺庙景色:"雕台抱日自突兀"写高耸的楼台仿佛拥抱着太阳;"宝地堆云何岧峣"形容云雾缭绕的寺庙如天上仙境。"草色欲纫湘水佩"将青草比作湘妃的玉佩,"松声疑弄浙江潮"把松涛声比作钱塘江潮,这两个精妙的比喻让静态的草木和声音都活了起来。

尾联"莫言一别空追忆,命驾寻僧兴未消"表达作者虽然与友人分别,但重游故地的兴致依然不减。"命驾寻僧"这个动作,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也展现了作者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眼前景、心中情、记忆中事完美融合。那些夸张的比喻(如草色如佩、松声似潮)不仅不显突兀,反而让寻常景物焕发出神奇光彩,这正是诗人高超想象力的体现。诗中流露的既怀念过去又享受当下的态度,也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