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狂士歌赠佘容之
襄阳城北有狂士,一双白眼空天地。
爱月频登啸月台,分泉每入甘泉寺。
瑟工羞向王门鼓,酒篘只共英雄醉。
红线床头拟健儿,灌夫眼底犹童稚。
鱼服陈生人不知,臭味何缘一交臂。
醉我金叵罗,赠君狂士歌。
歌成一笑朱颜酡,青蚨向眼奈我何。
爱月频登啸月台,分泉每入甘泉寺。
瑟工羞向王门鼓,酒篘只共英雄醉。
红线床头拟健儿,灌夫眼底犹童稚。
鱼服陈生人不知,臭味何缘一交臂。
醉我金叵罗,赠君狂士歌。
歌成一笑朱颜酡,青蚨向眼奈我何。
现代解析
这首《襄阳狂士歌赠佘容之》用豪放的笔调刻画了一个特立独行的"狂士"形象,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傲骨与洒脱。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像电影开场一样,直接给我们展示主角形象:襄阳城北住着一位狂士,他翻着白眼藐视世俗规矩("空天地")。他最爱在月夜登高台长啸,还经常去甘泉寺取泉水——这两个细节说明他既爱自然风光,又有出尘之志。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用四个典故展现狂士的性格:他像古代琴师一样不屑为权贵演奏("瑟工羞向王门鼓"),只愿和真英雄喝酒;床头放着红线女侠的剑(暗喻侠义精神),看权贵就像看小孩般不屑(用汉代耿直的灌夫作比);最后两句突然转到"鱼服陈生"的典故(指贵人微服出行),说普通人认不出狂士的真价值,但诗人却与他惺惺相惜。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是诗人与狂士的互动:狂士用金酒杯招待诗人,诗人回赠这首狂士歌。两人畅饮大笑面庞发红("朱颜酡"),连钱币上的青蚨(古代铜钱纹饰)都在眼前打转,却毫不在意——生动表现了视金钱如粪土的豪情。
全诗最精彩的是塑造了一个立体狂士形象:他白眼朝天却心怀明月,鄙视权贵却重情重义,看似癫狂实则清醒。诗人用"醉我金叵罗,赠君狂士歌"的互动,把两个洒脱之人的友谊写得跃然纸上。最后饮酒狂欢的场景,让读者仿佛能听见酒杯碰撞声和爽朗笑声,感受到那种不受世俗束缚的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