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登山为喻,讲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外在的困难并不可怕,真正决定成败的是我们的心态。
前两句"休嗟道险未堪行,却到层峦足较轻"是说:不要总是抱怨山路险峻难走,当你真正登上高山时,会发现脚步反而变得轻快。这里用登山比喻人生,告诉人们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尝试。
后两句"山险还如山险否,心平履险险仍平"是整首诗的核心:同样的山路,心态不同感受就不同。如果内心平静,再险的路走起来也会觉得平坦;如果内心恐惧,平坦的路也会觉得危险。
诗人用"山险"和"心平"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智慧:人生路上的障碍,往往不在外界,而在我们心里。保持平和的心态,就能化险为夷。就像登山一样,只要调整好心态,再高的山也能征服。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的登山经历,道出了应对人生困境的秘诀。它告诉我们:改变看待困难的角度,比改变困难本身更重要。这种将生活体验升华为人生智慧的表达方式,既亲切又富有哲理。
杜师旦
杜师旦,一作思旦(《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三)。高宗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知仙居县(清康熙《仙居县志》卷二六)。二十二年,通判处州。二十五年,知台州,俄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以事放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一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