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他们本有治国才能("经世士"),却选择归隐田园("拥怀在田畴")。就像江湖边的渡口,总能帮人渡过难关,却默默无闻("频代济者愁")。
中间四句写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别人不去拜访诸葛亮这样的能臣(暗指不热衷功名),我也像檀道济那样保持傲骨(南朝名将,此处借指不趋炎附势)。在似醉非醉、半醒半梦间,顺应命运的安排。
最后两句讽刺追名逐利之徒:那些贪图虚名的人("啖名子"),总想找捷径翻越山丘(比喻走歪门邪道求名利),与前面淡泊的隐士形成鲜明对比。
全诗用平实的比喻(江湖渡口、翻山捷径)和典型人物(陶渊明、诸葛亮),生动展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选择,传递出"不慕荣利、顺其自然"的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不要急功近利,踏实走自己的路",道理古今相通。